2025年学术讲座(22场)

发布时间:2025-04-09 浏览次数:0

1.国家级非遗二人台的区域文化特色

主讲人:张永江(副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2月27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舞蹈区202教室

讲座内容:

国家级非遗二人台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从原生态民歌向板腔体戏曲音乐发展过程中没有成型的一个特例。二人台

艺术深受晋蒙陕冀四省区人民喜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区。张永江教授以他20多年的研究成果,讲述了二人台艺术形成的历史背景、地理背景及方言背景,他如何以二人台音乐为元素的原创首唱音乐作品为张家口的文化旅游发展助力,以及倡导建立国家级二人台非遗文化旅游保护区的心路历程。

主讲人介绍:

张永江,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社会音乐研究会张家口分会会长,河北省非遗研究基地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演唱与理论研究。曾出版《塞外风——张永江独唱专辑》等2张CD唱片,66万字专著《东路二人台艺术研究》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河北省非遗理论成果奖一等奖。曾出访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演出,并在石家庄、太原、唐山、张家口等地连续举办独唱音乐会,形成了独具塞外特色的演唱风格,原创代表作品有《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中都草原》等为张家口的文化旅游做出了一些贡献。


2.从民国戏曲期刊看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声科学认知

主讲人:杨阳(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3月6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舞蹈区202教室

讲座内容:

古戏台声学技术是历史真实存在,还是历史辉格解释?为何杨小楼、梅兰芳等诸多名角在北京“第一舞台”的演出是经历“骑虎的恐怖”?研究发现民国戏曲期刊中声科学的记述,既是古戏台声学技术研究的文献依据,亦是记述北京“第一舞台”惨淡经营原委、讨论“旧剧”和“新台”合宜与否的重要史料。讲座在分析上述史料科学价值的同时,佐证了古戏台声学技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亦彰显了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的独特性和科学性。

主讲人介绍:

杨阳,理学博士,山西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古戏台声学实验室负责人、科技史所和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教授、双一级学科(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学)博导、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山西大学古代建筑声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国声学学会建筑声学分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欧洲科学史学会会员。山西省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拔尖创新人才、三晋英才计划“拔尖骨干人才”。发表同一研究方向学术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6项,申报美国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自科面上、国社科学“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和学术团队项目、国社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项目、教育部后期等国家级课题6项;获省社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

3.诗乐雅韵一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研究

主讲人:余惠承(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3月13日15:30

地点:真知讲堂

讲座内容:

古诗词是数千年中华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成果之一,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人类世界最具魅力的音乐表达形式之一。诗乐雅韵、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及其演唱,在中华文化传承、民族艺术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成为了声乐专业教学、音乐人才培养、优秀文化传承、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领域。主讲人立足耕耘该领域数十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尤其是结合近年在该领域取得的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果,承担国家艺术基金古诗词艺术歌曲巡演项目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及获得的社会影响,介绍、交流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研究成果,现场开展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教学指导。

主讲人介绍:

余惠承,武汉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访问学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中国声乐家协会执行主席,湖北省音协声乐歌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中国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沈阳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广西艺术学院等20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出版有六张个人演唱CD、DVD专辑。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回顾》、《善歌者 必先调其气》等学术论文,主编、出版《湖北民族声乐教学曲选》(第一辑、第二辑),《余惠承演唱中国古诗词歌曲集》等声乐教材。近年来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密歇根大学、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法国圣莫尔国立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台湾国立艺术大学、沈阳、四川、浙江、中国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以及武汉琴台音乐厅等国内外举办12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和多场师生音乐会,开展民族声乐专业讲学、公开课教学活动。代表作:《凤求凰》《蝶恋花》《粉墨春秋》《白头吟》《思故乡》。

4.守正创新 礼乐中国一一编钟研究及其文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主讲人:李幼平(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3月14日09:45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403教室

讲座内容:

守正是传承的基石,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新中国的编钟研究不断正本清源,奠定了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坚实基础;以编钟礼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代表的文化建设事业,不仅使编钟发出了让当代人听得见的古代声音、让外国人听得懂的中国声音,而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大国重器、向全人类讲述中国故事的中国声音。

主讲人介绍:

李幼平,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联合项目博士后,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美国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学者。中央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特聘教授、中国古代音乐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项目合作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武汉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音乐学专业二级教授、党委原常委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审核评估专家,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国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等项目核心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礼乐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音乐实践与理论研究”、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新编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项目“艺术学•音乐学科十年(2012-2021)发展研究”及钟磬礼乐、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和中美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研究成果曾获文化部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著作奖及国家专利。

5.青年社科论坛:期刊论文的投稿与发表

主讲人:孟彦军(编审)

活动时间:2025年3月27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舞蹈区202教室

讲座内容:

一本期刊永远不缺来稿,却永远缺优质的稿件。结合《大舞台》杂志的选稿用稿要求以及本人编辑工作经验,提出编辑眼中能够成功录用的好文章需要具备的特征,并从选题立意、撰写规范、文献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提出建议;分析探讨论文撰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不规范行为,避免出现学术不端、投稿被拒、撤稿的问题;探讨如何选定目标期刊、与编辑有效沟通,实现顺利发表。

主讲人介绍:

孟彦军,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大舞台》杂志主编、编审。先后获河北省优秀编辑奖、田汉戏剧奖优秀编辑奖。

撰写数十篇戏剧理论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戏剧》《戏剧文学》《剧影月报》《大舞台》等报刊。完成的省社科课题、河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课题、河北省文史馆调研报告获省领导批示。

2016-2017入选文化部首期“千人计划”编剧培训班。近年先后创作戏曲剧本《摇篮曲》《桃城巷》《幸福一家亲》《星星之火》等,话剧《心乱如麻》,小剧场戏曲《断臂》等。河北梆子现代戏《摇篮曲》获2017年度河北省优秀舞台剧目征集重点扶持;现代戏《桃城巷》《华家口》《运河渡口》(运河题材三部曲)由衡水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入选河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扶持项目。多次获河北省优秀编剧奖、田汉戏剧奖剧本奖、中国戏剧文学奖等,2024年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6.误读与误证——音乐批评与音乐学研究中的文本误释

主讲人:冯长春(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4月7日09:4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302教室

讲座内容:

本讲座围绕若干对具体音乐作品、音乐文献的误读案例,阐述造成误读与误证现象的原因,同时提出“文本细读”和“阐释学”理论对于音乐批评与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主讲人介绍:

冯长春,博士,上海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学系副主任。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项目),系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理事、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音乐·舞蹈)编委。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及编著、主编著作十余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及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等课题数项。学术成果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文联和其他省部级奖以及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学会奖”一等奖、上海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黄自教学科研奖”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7.音乐理论书写及其形式规范

主讲人:陈荃有(编审)

活动时间:2025年4月17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舞蹈区202教室

讲座内容:

本讲座围绕音乐家为什么需要理论书写,理论书写的主要文体及其各自要求,理论文体的形式规范常存在哪些问题(诸如标题设定、序码择用、文献格式、文末附录)等方面展开讨论,助力学者在音乐理论书写中产出高质量成果。

主讲人介绍:

陈荃有,中央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编审,博士生导师。2000年于上海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获得博士学位,进入人民音乐出版社主持《音乐研究》及期刊中心工作, 2010年调入中央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任教,同时兼职《音乐研究》办刊至2018年。现担任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十五五”音乐学科规划预研究项目组长。出版《中国青铜乐钟研究》(2005)、《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2017)、《音乐文本编辑理论与实践》(2019)、《中国古代音乐简史》(2020)、《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数据与分析》(2024,合著)等著述。


8.手风琴演奏基础要点(持琴篇)

主讲人:罗汉(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4月24日16:30

地点:美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报告厅

讲座内容:

手风琴演奏需以正确姿势为基础,结合科学的指法与风箱控制,循序渐进练习音阶、和弦及经典曲目。本讲座将从演奏基础包括姿势、指法、风箱控制、触键技巧等多个方面对手风琴教学进行讲解,以进一步提升手风琴教学水平,拓宽教学思路,交流教学心得。

主讲人介绍:

罗汉,天津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钢琴系手风琴专业教授,俄罗斯格涅辛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副博士,原手风琴键盘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教务处副处长。

国家级双一流课程《手风琴演奏》负责人、天津市教委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多项市级教学科研项目负责人。曾任丹麦皇家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访问学者,多次受邀出任手风琴专业国际顶级赛事评委,所授学生屡获业界重要奖项。成功举办多场音乐会及学术讲座,发表和出版业界重要论文及专辑。

9.留学欧美中国乐人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1900-1950)

主讲人:宫宏宇(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5月15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舞蹈区202教室

讲座内容:

讲座以1900至1950年间赴欧美专攻音乐的数位留学生为例,考察国人在欧洲和美国学习音乐的经历,以及他们学成归国后对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上所做出的贡献。资料以保存在欧美各大学档案馆的早期留美学生所就学各学校官方记录,以及各学校公开发表的期刊历年来对留美学生的名录统计为依据。

主讲人介绍:

宫宏宇,博士,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先后在奥克兰理工大学、新西兰国立尤尼坦理工学院任教32年。现任陕西师范大学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二级教授,中国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国际产学研用联培项目”外方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中西音乐交流,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研究,传教士与中国、留学欧美中国乐人。已在荷兰《磬》(Chime)《New Zealan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学报》《音乐艺术》《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学刊上发表中英论文、译文150余篇;应邀在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台湾等地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数十篇;著有专著《来华西人与中西音乐交流》(该著为2018国家社科基金外译资助项目)、《海上乐事——上海开埠后西洋乐人、乐事考(1843-1910)》。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10.好文章的四条标准

主讲人:朱为中(编辑)

活动时间:2025年5月22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403教室

讲座内容: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是我们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也无论你是学表演、作曲还是研究理论的),甚至有时是大家常“冥思苦想”而不得的问题。本讲座将结合《音乐创作》杂志近几年来(2019年以来)文章的录用情况具体介绍“好文章的四条标准”,以期为各位听众写作带来帮助。

主讲人介绍:

朱为中,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期刊编辑部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音乐编辑家。安徽滁州人。199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系。199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同年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工作,任《音乐创作》编辑部编辑。

参与编辑的各类音乐教材、作品集达数十套,主要有《跨世纪新版全国钢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飞来的花瓣——瞿希贤合唱作品集》《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获奖作品选》,中央电大音乐学系列教材。主持编写有《中国声乐经典教材》等。


11.真实性与文化遗产保护再思考:从奈良会议到全球化语境

主讲人:王永健(研究员)

活动时间:2025年5月22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舞蹈区202教室

讲座内容:

“真实性”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不同类别遗产项目提名、评估和动态监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雅典宪章》和《威尼斯宪章》中形成了对文化遗产物质性、真实性的初步探讨,到1994年奈良真实性会议及《奈良真实性文件》对真实性内涵的多维拓展,再到2024年奈良世界遗产与真实性会议,涉及了现当代不同遗产项目在灾后重建、现代技术介入及跨文化对话背景下对真实性评价方法的不断修正,揭示真实性原则由静态、单一物质维度向活态化、动态化、多层次综合考量的演进趋势。传统意义上真实性原则所涉及的要素难以全面反映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生态多重价值,如何在拓展真实性原则的内涵与适用范畴方面,建立多维评估模型、强化跨学科合作和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未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应基于现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建构起真实性原则的理论认知体系共识,完善现有理论框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从各类《公约》精神到全球化共识的达成。

主讲人介绍:

王永健,艺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9-2020),日本基金会日本研究Fellowship(RJS-FW)项目资助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文化部科技司委托课题、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部级课题四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要著作有:《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艺术人类学论纲》《走进艺术人类学》《从传统的断裂迈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型———景德镇陶瓷手工业的中期现代化》《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主编)《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合编)《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之二》(合编)等。


12.好文章的四条标准

主讲人:朱为中(编辑)

活动时间:2025年5月22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403教室

讲座内容: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是我们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也无论你是学表演、作曲还是研究理论的),甚至有时是大家常“冥思苦想”而不得的问题。本讲座将结合《音乐创作》杂志近几年来(2019年以来)文章的录用情况具体介绍“好文章的四条标准”,以期为各位听众写作带来帮助。

主讲人介绍:

朱为中,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期刊编辑部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音乐编辑家。安徽滁州人。199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系。199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同年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工作,任《音乐创作》编辑部编辑。

参与编辑的各类音乐教材、作品集达数十套,主要有《跨世纪新版全国钢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飞来的花瓣——瞿希贤合唱作品集》《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获奖作品选》,中央电大音乐学系列教材。主持编写有《中国声乐经典教材》等。

13.民歌的故事法则    

主讲人:陈文革(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5 月  29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舞蹈区202教室

讲座内容:

通过对《小白菜》《茉莉花》《剪剪花》《绣荷包》等四首民歌的无问今古、无问西东的“追问”,认识到,民间歌曲是一种结构稳定的功能组合,一个自组织系统,一棵生命树。民歌一旦开始,其生命进程,就会自己生长、自己嫁接、自己结果,也会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异,随生命熵的增加而消亡。民歌故事的结构既是稳定的,又是生长的,貌似无序的生长中,总是有一些最优配置,最优结构。每一首脍炙人口的民间歌曲,都是特定音乐游戏(创作)中的最优玩法。

主讲人介绍:

陈文革,博士,河南大学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传统优势学术领域振兴计划首席专家,周口师范学院特聘教授,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导赏专家,中国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古琴从业人员授课专家、河南大学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黄淮学院等多所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的客座教授等。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人类学、传统音乐、世界戏剧史等。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项目河南省社科项目等多项,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等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两部:《丝路交流与戏曲形成的生成蜕变》《二十世纪豫剧唱腔动态研究》,其中《二十世纪豫剧唱腔动态研究》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编《中国传统音乐名作与鉴赏》。


14.歌剧表演

主讲人:David Walsh(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6月  5日09:00

地点:新闻传播学院演播厅

讲座内容:

国际歌剧导演大卫·沃尔什教授将全程主持大师课,手把手为学生们指导歌剧舞台表演技巧。课程将涵盖歌剧的作品解读与分析、角色人物形象的刻画、舞台调度、歌剧演唱实践与指导等多个方面,帮助学员多维度提升歌剧表演水平。

主讲人介绍:

大卫·沃尔什 (David Walsh) ,国际知名歌剧导演,常任温哥华歌剧院艺术总监,苏格兰歌剧院舞台制作总监,明尼苏达大学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博士生导师。作为国际歌剧舞台导演,大卫·沃尔什长期活跃在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际知名歌剧院及大学工作。大卫·沃尔什先生是英国皇家歌剧院(考文特花园)、英国国家歌剧院、巴黎歌剧院、里昂歌剧院、圣达菲歌剧院、法兰克福歌剧院、德意志莱茵歌剧院、荷兰歌剧院、布鲁塞尔歌剧院、加拿大歌剧院、苏格兰歌剧院等五十余所知名歌剧院签约导演,至今为止执导与创编制作两百余部歌剧。


15.中国近现代音乐家·史料分析与探究——以音乐家叶纯之研究为例      

主讲人:闫宜瑾(讲师)

活动时间:2025年6月 12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舞蹈区202教室

讲座内容:

叶纯之(1926—1997),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代表著作《音乐美学导论》;舞剧《玉卿嫂》等。叶纯之以其在音乐界多个领域的融会贯通,以终生的勤奋耕耘为20世纪我国香港以及大陆多地区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讲座将根据叶纯之在音乐美学、音乐评论、音乐文献翻译以及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领域留下的学术成果、研究历程、教育实践、音乐作品等作为分析对象,结合上述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大量的一手史料对以上几个部分进行考察。同时,兼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当代研究、教学等问题进行思考。

主讲人介绍:

闫宜瑾,女,中共党员,博士,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讲师,中国音协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教育部中国音乐史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员。

本科(2016)毕业于武汉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音乐学系,导师为田可文教授;硕士(2019)、博士(2022)毕业于中央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音乐学系,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含当代音乐),导师为汤琼教授。

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含当代音乐),发表论文有《中央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院史中的红色音乐经典》,载《中央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学报》(CSSCI);《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记2019林耀基中国风格独奏小提琴国际作曲比赛》《叶纯之音乐评论研究——香港第一届中国现代作曲家音乐节剪报史料爬梳》,均载《人民音乐》(CSSCI)。曾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如《音乐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创新理论研究》《中国专业音乐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音乐学知识体系研究》等)。


16.新版“艺术学”一级学科之中国内涵      

主讲人:徐元勇(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6月  21日14: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106室

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将从以下5方面介绍新版“艺术学”一级学科之中国内涵:      

1.新版“艺术学”一级学科之二级内容;

2.新版“艺术学”一级学科之生成背景;

3.新版“艺术学”一级学科之中国内涵;

4.中华民族自古“文人”身份与当下认同;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大先生”目标。

主讲人介绍:

徐元勇,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原院长,第七届、第八届国务院“音乐与舞蹈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常务理事。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音乐百年发展史研究》(21&ZD034)、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音乐史料辑录与研究》(21FYSA001)等10余项,在权威期刊《中国音乐学》《中央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学报》《音乐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作曾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7.浅谈声乐作品演唱的处理技巧

主讲人:梁召今(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9月11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小剧场

讲座内容:

声乐作品演唱的处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发声基础能力;要有对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做好读谱工作;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剧情要求,结合情感表达的要求演唱作品,包括很好的作品合乐;精准分析词曲内涵,把握情感基调,注重语言咬字归韵以及音乐符号,包括民歌的地方方言,以及外语的语感韵律等;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运用多种声乐技巧和表演手段突出表达作品的内涵要求,同时演唱要与伴奏的完美契合,提高作品整体艺术感染力。

主讲人介绍:

梁召今,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原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旅音乐表演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96年师从于王秉锐教授和赵碧璇教授。2005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师从于李双江教授,获研究生硕士学位。

主要获奖经历:2000年获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2001年获首届全军“新人新作”声乐比赛一等奖;2003年获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金奖;2011年获第八届中国金唱片最佳男演员金奖等。

主要工作经历:作为军旅文艺工作者,曾多次完成国际、国家和军队级重大演出活动;曾出访亚、欧、美、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在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担任军旅音乐表演教研室主任期间,主要负责的军旅声乐表演课程分获第三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军队级精品课程、国防大学精品课程;获军队级、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多项。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18.李重光乐理的当代思考

主讲人:孔奕(副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9月25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舞蹈区202教室

讲座内容:

中国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的李重光教授是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也是中国音乐领域知名度最高的《音乐理论基础》教材的编写者。他自20世纪50年代撰写该书,至今已经在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领域辛勤耕耘了70载有余。他的乐理教材不仅拥有显著的权威性,也是全国普及最广,应用最多的教学蓝本。本次讲座将从跨时代的角度审视李重光乐理教材的特点与成就,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当代乐理教学的思考与延伸探索。

主讲人介绍:

孔奕,中国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作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三届“金钟奖”作曲银奖第一名(金奖空缺);“2025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北京)学术研讨会暨中青年作曲家交流会”优秀视唱练耳作品评委最高评价;2022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重点项目;“2012全国艺术高校本科视唱练耳现场教学大赛”(指定、自选)两项一等奖。开设《管弦乐作品综合听辨训练》课程,主教高级练耳与音乐听力发展、视唱练耳、乐理。独立编著《经典音乐听辨进阶训练》《教你学简谱》;参与编写《基础乐理教与学实用教程》《速度与力度》《音乐理论基础教程第三级》等;发表论文《对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基础学科的前瞻性思考》、《论非标记性音乐的力度处理与方法》和《论古典音乐单复节拍的基本律动与认知训练》;创作了《抚弦聆梦》《风雨归程》《梦若微澜》《北京夏日》等。


19.数智时代,音乐教师教书“育”人的与时俱进

主讲人:谢佳音(讲师)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9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舞蹈区202教室

讲座内容:

过去,“音乐人”在多数人的眼里,大都是舞台上风采奕奕,日常中清冷孤傲。近年,随着各单位招聘门槛的逐年提高,进入教师岗位的音乐人往往更是人中翘楚,专业水平毋庸置疑。但是,身为“音乐教师”,在专业上精益求精的同时,更要教书“育”人。如今,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AI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也要去思考自己“教什么”“怎么教”?本讲座以本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为基础,依托在北京师范大学访学一年的学习所得,围绕1.音乐教师的教书“育”人;2.AI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3.年轻音乐学生的职业规划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汇报。

主讲人介绍:

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中央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音乐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民族音乐。曾任中央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出版社编辑,博士毕业后入职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主讲《世界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音乐专业英语》等课程。2024年9月—2025年6月赴北京师范大学访学进修,指导教师为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张璐教授,研究课题为“高校音乐教育的数字化改革”。


20.欧洲器乐音乐:从18世纪至今

主讲人:Elio Orio (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  15日14:0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音乐厅

讲座内容:

讲座将带领大家穿越近三百年的音乐长廊,探寻器乐如何从服务于人声与宫廷的配角,崛起为承载深刻情感的绝对主角。我们的旅程始于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海顿与莫扎特确立了交响乐、奏鸣曲的严谨形式。随后进入19世纪浪漫主义,贝多芬的英雄气概、柏辽兹的绚烂配器与肖邦的诗意钢琴,将个人情感表达推向极致。步入20世纪,现代主义浪潮风起云涌,德彪西的印象派朦胧、斯特拉文斯基的原始节奏与勋伯格的无调性实验,彻底颠覆了传统听觉。直至二战后的当代,极简主义的重复律动、电子音效的跨界融合,更展现出器乐音乐无穷的生命力与时代回响。让我们共同聆听这段声音的历史,感受艺术与时代的深刻共鸣。

主讲人介绍:

Elio Orio,现任意大利帕多瓦国立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院长。小提琴教授,从事教学工作20年。教学期间担任意大利国家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及RAI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热那亚的“Carlo Felice”剧院、罗马歌剧院、都灵Regio 歌剧院首席小提琴。他致力于室内乐研究,并创立了雅典娜钢琴四重奏,在不同的比赛中获得金奖。

他曾在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国举办音乐会。多次受邀参加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教育会议。

21.室内乐的合作艺术

主讲人:克里斯托夫·亨克尔Christoph Henkel(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16日15: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音乐厅

讲座内容:

本场讲座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讲演音乐会,由亨克尔教授与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青年钢琴教师雍茜共同配合讲演,曲目时长约为60分钟;第二部分由亨克尔教授分享他的室内乐求学、演奏与教学经历,讲解室内乐演奏的要点,以及对于中国学生的室内乐学习建议。

主讲人介绍:

克里斯托夫·亨克尔Christoph Henkel,国际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德国弗莱堡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教授、德国特罗辛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教授、DAAD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艺术委员会评审委员、“中德音乐桥”室内乐音乐节发起人。早年在斩获德国所有“青年艺术家比赛”中的第一名后,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以及德国工业文化协会奖学金的赞助,来到美国投师于 Janos Starker,求学期间被 Janos Starker选为助教,并获得印第安纳大学“艺术家文凭”。 26 岁起执教于弗莱堡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成为德国最为年轻的教授,并担任北德广播交响乐团以及法兰克福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数年。

作为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的大提琴独奏家与室内乐演奏家,亨克尔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柯达伊大提琴独奏奏鸣曲以及(与Georges Pludermacher 合作的)贝多芬钢琴大提琴作品赢得热烈赞誉。他与众多杰出指挥家和知名乐团有过合作,这其中包括 Erich Leinsdorf、Vaclav Neumann、Eliahu Inbal,柏林爱乐乐团、柏林、汉堡、法兰克福以及巴登-巴登的广播交响乐团等。

22.音乐中的红色记忆:新秧歌运动与文化创造力显现

主讲人:李宝杰(教授)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17日09:30

地点: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404教室

讲座内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延安的十三年(1935-1948)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其音乐上的重要成就,一方面是深度挖掘了民间音乐的精髓,并将之创造性地转化成为革命、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艺术手段;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缔造出了中国民族歌剧,并对此后新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其中,新秧歌、新秧歌运动的助推作用极其显要。

主讲人介绍:

李宝杰,艺术学博士、二级教授,陕西省“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现任西安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人文学院教授、学报《交响》主编,兼任天津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音乐学类工作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中国音乐文化、艺术民俗学、音乐编辑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研究成果数十万字,撰、编著作八部,承担并完成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第十二、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和论文类三等奖,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陕西省教育厅高等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二等奖,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等。



上一篇:2024年学术讲座(37场)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