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古谱声韵,传中华文脉|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举行《中国传统声乐表演》课程汇报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5-06-23 浏览次数:0次
6月20日晚7:00,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中国传统声乐表演》课程教学汇报音乐会在真知讲堂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曾智安,文学院、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教师代表现场观看演出。
课程教学汇报音乐会以“唱古谱声韵,传中华文脉”为主题,以“课堂展示、歌诗演唱、剧目创编、教学示范”四个教学环节为脉络,用音乐带领观众穿越千年平仄,在丝竹声腔中重拾中华文明的声韵密码。
“课堂展示”是教学环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以《秋风辞》《纥那曲》等古曲演绎为内容,通过“唱读工尺谱、解析歌诗背景、强化情感表达”的教学模式,解码古谱,让传统声乐教学“活”起来,展现传统声乐课堂的审美实践。比如用《秋风辞》的旋律再现汉武帝泛舟中流的宏阔悲怆,将古谱教学与历史情境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演唱中理解“音乐即文化载体”的教学理念,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目标。
“歌诗演唱”是古谱诗词教学中的精髓部分。学生通过演唱歌诗作品,以情为核,在诗词韵脚中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关雎》《燕歌行》《阳关曲》等经典作品的演绎,紧扣“以情感为核心,以词义为依据”的表演哲思。《关雎》将《诗经》开篇的纯真爱情诗与古谱改编相结合,通过领唱、朗诵、舞蹈的多元形式,让听众在“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礼乐之美中感受传统声乐“语感、乐感、美感”的统一。《阳关曲》以“相和歌”形式演绎王维送别诗,鼓点与唱和交织出丝路豪情与离别悲怆,实现“以声传情,以情立骨”的艺术追求。
“剧目创编”是教学环节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展示。以学生刘雨彤、薄荣楠主创的穿越情景剧《越千年时空,品唐代诗韵》创新拓展了传统音乐表达的边界。该剧以唐诗为线索、古谱为媒介,通过主人公与唐代诗人的沉浸式对话,将《桂殿秋》《忆秦娥・秋思》等古曲融入剧情,在“其实他们从未离去”的高潮中,展现“打破固有思维,拓展音乐教育新领域”的创新能力。这种“穿越时空”的演绎方式,让传统诗韵在当代舞台焕发新生,诠释“知古而不拟古”的创作理念。
“教学示范”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李占秀教授、韦建斌教授和青年博士教师高菲、郭飞、陈杨名等先后登台演出,展示他们超强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李占秀教授演唱的《醉花阴》在古琴与琴箫的伴奏下通过声腔演绎传递“借菊喻人”的文人情怀,与李清照的婉约词境相得益彰。高菲老师的古琴独奏《流水》以古琴技法模拟水流形态,传递“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实现“以艺术实践启发生命、家国、人文精神思考”的教学目标。
音乐会在全体师生合唱的《孔子颂》中达到高潮,师生以“一字一音一拍”的古朴节奏向先贤致敬。男低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退休教授马子兴受邀登台致辞。他用民族声乐到底是“民族化”还是“化民族”的哲学观点,称赞这场音乐会是立足于民族化的基础上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用寓言“鸟学人叫、蝉自鸣响”来告诉学子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是最美的声音。他说“这场音乐会让我们看到传统声乐课堂在青年学子手中的创造与创新,他们以声音为桥梁,联结中华文明的过去与未来。”
《中国传统声乐表演》是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研究生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学时一年。此次课程汇报音乐会不仅是beat365官方唯一入口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成果展示,更以“课程汇报+文化传播”的创新形式,为传统声乐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任课教师李占秀教授表示“愿文明的薪火在声腔中代代相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